連戰畢旅 應談台灣民主
國民黨過去的成就、未來的定位 不能因政黨輪替而被抹殺 國共鬥爭數十年 台灣民主才是贏家
徐永明/中研院社科所助研究員 【2005-04-29/聯合報/A15版/民意論壇】
連戰這次訪問中國大陸,雖然定調為和平之旅,但是國內外媒體仍然是從國共兩黨數十年的恩怨來定義歷史性,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即將卸任的黨主席,其個人行程會受到這麼大矚目的原因。
大家都知道,一個在野黨領袖與北京的任何共識,回到台灣都只是對執政當局的政策建議而已,就算送到立法院要成為法案,還是有國內的政治過程要處理,這也是連戰之行表面風光、實際的成果仍有待觀察的原因。
然而,作為總書記的客人備受禮遇,紅毯與人群所在多有,而「中華民國」在中國大陸的遺跡也妥善地保存,讓連戰一行充滿了懷舊的風情。問題是,這絕不會是連戰想要的畢業旅行;何況幾天後,又有另一個主席宋楚瑜敲門而來,帶的伴手還是扁宋的十點共識、兩岸和平法的草案等,摩拳擦掌地要做起橋樑來,所以兩隻熊貓是不夠的,而CEPA不過是江丙坤十點共識的衍生,在台灣已經被說成是港澳一國兩制的強化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