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信全
巴拿馬斷交事件,讓不少國人感到震驚與憤慨,新政府一年來在兩岸關係的善意與自制,面對現實主義思維的中共政權,顯然並未得到善意回應。前一陣子民進黨地方諸侯還紛紛發表知中、和中、友中乃至親中之論,現在回想起來顯得格外諷刺,當事人想必也五味雜陳。
楊重信/澄社社員、中央研究院退休研究員
基礎設施具有規模大、不可分割、資本密集、投資期長及公共財等特質,無法靠市場提供,而需要政府投資。實證研究發現基礎設施可提高生產力、創造GDP與就業、提升國家競爭力與社會福祉;因此,於新政府上台、經濟成長不振、薪資遲滯、基礎建設投資不足、以及建設成本低之時刻,政府即會提出基礎建設計畫;例如,美國Obama總統提出500憶美元之公共建設計畫、Trump總統有1兆美金之公共建設提案。
林佳和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
在520,國民黨產生新任黨主席,新局一樁,雖未至可喜可賀,但不禁好奇:最大反對黨是否有一新耳目演出?在國會大亂鬥之後?審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,時代力量黃國昌也說:「接下來要如何進退,我會深自檢討、好好思考,留在這個國會裡面到底還有什麼意義?」,其實是相同問題:國會反對黨,究竟該如何行止?
洪裕宏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
---------歡迎發表回應 以促進公共議題討論--------- 惟與討論主題無關或惡意人身攻擊的回應,本版保留刪除權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