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屆立委將由225席減為113席,每位立委在國會的影響力將因席次大幅減少而增加,因此選出好的立委來代表人民行使國會職權益形重要。行政部門有立法院監督,但是立法委員卻沒有任何機構可以制衡。選民除了三年一度的選舉之外,對他們離譜的表現卻無計可施。即使到現在已經五月了政府總預算仍未通過,民間是否應該有強烈的行動來要求立委行使憲法賦予他們的職權?
若要讓民主的代表向選民負責,我們首先要能夠評量我們的立法委員,瞭解他們到底在做什麼。澄社過去曾多次進行國會議員評鑑,引起社會不少反響。本次沿襲澄社2004年對國會之監督,採取客觀指標的方式供社會大眾參考,提醒社會大眾,運用理性思考、進行獨立判斷的重要性。
評鑑時間:第六屆第三會期與第四會期(2006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)
評鑑指標:
在當前政黨及社會對立之下,要如何才能對於國會進行「有效監督」,成為社會民眾、各團體之一大挑戰,對澄社亦然。過去澄社曾經由記者或社團採用主觀評量的方式,然而今日在藍綠對抗之下,此種評量方式恐流於不公,因此仍採取客觀評量方式,包含下列指標:
(一) 負面觀察指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