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長玲、林繼文 / 中國時報 A15/時論廣場
由林義雄先生與李遠哲院長發起的國會改革連署,在很短的時間內即獲得社會廣大回響,足見民眾對於國會改革的殷切盼望。日前已有張鐵志先生在貴論壇撰文,指出目前朝野兩黨雖然分別提出席次減半的方案,但是在區域與不分區部份的席次比例分配並不合理。我們也認為,不論國會席次如何變動,區域與不分區所佔的席次比對國會改革的影響都更為深遠。
目前朝野政黨的修憲版本都設有很高區域席次比例,總數一百一十三席中,區域部份的席次雙方的版本都高達八十餘席,政黨比例的部份則只佔二十席或二十三席。國會改革已成全民共識,但是朝野目前這種嚴重向單一選區制傾斜的改革方向,就台灣民主的發展而言,是非常令人憂慮的。
由社運團體發起的「改造國會行動聯盟」曾經針對國會改革的方向提出四個基本訴求:建立公平的政黨競爭,強化政黨政治的發展,擴大弱勢團體的參政,革除長期敗壞的選風。如果未來區域選舉的部份確實是傾向單一選區制,而區域席次比例又高達總席次的百分之八十,那麼幾乎可以預見的是,社運團體這四個訴求的前三個訴求無法達成,而是否能改變選風也是未定之數。原因很簡單:國會席次降低後,將使當選的票基大幅增加,而區域席次所佔比重這麼高,將使國會議員的關切以區域事務為主。